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学应对之探讨
经贸系 姚晓君
字体【 】 【编辑日期:2020/10/14 15:36:33】 【来源:教务处】 【阅读次数:】 【作者:殷东梅】 【 关 闭 】

 国家对高职扩招政策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之广泛关注,这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做出的又一重要举措。如何把握应对高职扩招所带来的挑战机遇,理清高职教育教学思路,解决学校办学实际问题,本文就此作以探讨。

一、扩招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扩招也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招生的对象包含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需要技术技能学习的社会人群,可能会包含有已经上班、务工人员、社会闲散人员、也可能存在已婚人员,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应届学生;而且,由于这些人员踏入社会较长时间,文化基础遗忘较多,或者是高中阶段尚未完成学业,文化知识基础或会差异很大。生源的多元化对高职传统的教育、教学形成了一定挑战。

 然而,扩招生源从知识结构和社会背景上来说虽然存在一定劣势,但从知识、技能的需求和实践上来说有很大的优势,他们了解社会竞争的激烈性,知道知识、技能带来的实惠。所以对知识、技能的渴望是没有社会实践的在校学生不能比拟的。

 二、高职院校对于扩招应解决的问题

 面临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怎样教学的问题。现在的一些高职院校设备陈旧,教师的理论、实践知识落后,与社会需求不同轨。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原有的师资队伍是否能满足需求,如何加强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如何引进、引进什么样的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扩招生源存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不可能完全使其脱离生产劳动,但是高职教育主要以技术、技能实践为主,动手操作的课程较多,不能完全自学或者学习远程网络课程来完成。如何开设课程有利于完成教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如何评价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和多元的评价主体能有效地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传统单一的评价主体,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指标,缺乏社会反馈,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能将扩招学生的工作经历、社会经验、工作成绩纳入学校的评价,将能帮助学校建立起有效、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解决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第一,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师资力量是教学的根本,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技术、理论知识要超前于社会需求,最基本要保障跟上社会需求。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吃老本,不关注工艺、技术发展的新变化,不注重教师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招聘教师只看学历和毕业学校知名度,不重视教师的技术和企业的实践经历。学校的管理理念陈旧,教师闭门造车。甚至造成学生所学知识已经被社会需求所淘汰而不自知。导致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学校越办越差。影响了学校发展,也给职业教育带来危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急需壮大,注入新鲜血液。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要加大教师进修、培训的资金投入;充裕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时间;在教师招聘方面要注重多元化,聘请生产一线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承担部分教学任务,较好地保证了教学效果;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组建混合型师资队伍,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

 第二,专业设置和建设。扩招生源大部分有工作经历或现仍有工作,甚至有家庭,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得大部分就近选择学校,将来的就业或再就业也趋向于当地。所以各地方院校要结合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企业发展的需要,将政府的政策、企业需求和学校优势结合起来,建设有需求、有出路、有竞争力、有发展前景的好专业。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充分调研,将企业需求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中,实现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与应届毕业生不同,扩招学生大部分有过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合实际,广泛地征求企业和学生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也可以编撰适用于扩招学生的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将企业的要求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的适应社会需求。在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跟风,造成人力资源的供需不平衡,造成新的就业难,招工难的问题。

 第三,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应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精准匹配重点人群就业需求,加快学习到就业的转化速度。要强调合作化、互动性、应用性教学,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重点人群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反馈提供保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立足于这些特殊人群已有工作能力和特长,加强和企业、行业之间的协同,针对学生的特长搭建教学、学习平台,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教师与学生中逐步形成平等的教学互动关系;转变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企业课堂、社区课堂、网络课堂和国际课堂全面延伸;转变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讲授,更加强调组织研讨、指导启发;转变课堂组织模式, 将互联网思维渗透于教学之中,更多地运用如翻转课堂、云视课堂、网上学习圈、学习群的方式。利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分层次教学”等方式,全面进行教学改革。

 其次,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效率。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与高职教育潜在受教育人群背景间的矛盾。伴随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在进一步降低了技术的运用与使用的门槛与成本的同时, 更为充分地打破了学习时间、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可以更加自如地利用空闲时间、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方便地同时面向有地理阻断的多个地域进行教学,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效率,对于扩招重点面向的四大人群来说,更容易让其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开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方式,开发微课堂、云课堂等学习平台。

 第四,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多种方式评价学习结果。

 在评价主体层面,首先要强化学校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教师对学习结果评价的科学性,政府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投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评价职责,形成学校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统一。 除此以外,作为符合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并有助于推动解决现存问题的有益实践,第三方评价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应加强第三方评价, 引入外部评价机构, 整体上形成 “政府—社会(第三方)—学校(教师)—学生”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层面,要避免和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尤其是针对文化水平较差的特殊人群,可以弱化对论文、纸笔考试成绩评价的要求,应该把职业教育的核心放在对“技能”培养的关注,因此在评价方面更要向学生实际操作层面的学习结果倾斜。 在评价方法和手段层面,加强科学评价,引入灵活的评价手段,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在评价手段方面,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增加产教融合层面和实践领域的评价比重,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将课堂学习、线上学习、工作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版权所有:15vip太阳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hfjjxy@163.com 


地址:合肥市环湖东路中段360号 邮编:230031 院办电话:0551-65630892 传真:0551-65630893 招办电话:0551-65630878 0551-65630870